陈敬莲:残荷劫

  昨夜风疾雨骤,听着屋外肆虐的狂风暴雨,我莫名地惦念起植物园里一池秋荷来了。心里居然有些不安起来,如何呢?等明天去看看吧!

  要是四年前,那一池秋荷定是我每次傍晚散步必访的旧友,可惜搬迁以后,造访就少了。

  唯有去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正值仲秋,老师打来电话约我到植物园赏荷,实际上是教我怎样写生残荷,我乐颠颠地前往。

  老师见到我就迫不及待地一边领着我观赏荷塘,一边给我传授绘画知识,怎么取景,怎么构图,怎么讲究层次……

  我清晰的记得那天天气很好,旭日东升,朝露未晞,空气湿润清芬。伫立绣溪桥上,只见无风的荷塘在薄雾笼罩下一片沉静,偶有水鸟忽然从荷塘深处迅疾地窜向天空,打破了宁静。放眼远眺,柔和的墨绿色延伸到远方,映着远处堤岸上的灰绿色的团团树影和灰色的楼宇,显得和谐安宁!行走在荷塘边的小径上,感觉清凉惬意。近前,荷叶颜色就丰富起来,她们恬静地立着,荷花是没有的,偶瞥见几杆枯萎的莲蓬,而荷叶——深绿、黄绿、棕绿、赭绿、灰绿……她们参参差差,挤挤挨挨,或偃仰或欹斜,有的出水很高如撑着的伞盖,有的慵懒地浮于水面,叶面上滚圆的露珠晶莹闪烁,有的叶面破损了,露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孔洞,有的荷茎折断,反面朝外呈锥形倒垂着、翻卷着、褶皱着泛着青灰色,叶脉依稀可辨,她们已经失去了大半的水分,显得干枯而蓬松——但她们却别有一番风韵,从容淡定素雅洗尽铅华,凋谢却不凋零!试想一想,一汪清池一畦秋荷沐浴着晨雾朝阳,好一幅残荷秋韵图啊!我凝视着她们,内心最柔软处似乎被牵掣一下,一种怜惜之情油然而生。“小荷才露”是希冀,“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是繁盛,而残荷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难道不值得怜惜吗?

  第一次读《红楼梦》贾母宴游大观园的情节,他们走到荇叶渚,贾母提议坐船。舟上,宝玉说破荷可恨,欲将其拔去,黛玉却劝阻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学生时代的我并不明白黛玉为何喜欢残荷,只觉得黛玉喜欢“残荷听雨”是一种诗意,是一种浪漫,是一种脱俗的境界。

  后来经历多了世事之后,方悟得:作为贵族公子,锦衣玉食惯了的宝玉没有品尝过人间疾苦,没有体验过生离死别,怎么懂得珍惜生命的可贵呢?黛玉就不同了,寄人篱下的辛酸和丧亲之痛使她最懂得珍惜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

  而义山的原诗为“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为何黛玉要将“枯荷”说成“残荷”呢?

  义山的诗借“枯荷听雨”寄托对友人的相思,有枯荷作陪有秋雨相伴聊以慰藉孤寂的心灵,细思量虽悲凉但并不悲观。枯荷虽枯,但那是生命的必然,何须悲叹!其实不管是植物还是人类,生命的盛衰荣枯都是自然规律,谁能逃脱呢!而黛玉说的残荷就不同了,“残”是险恶势力对生命决绝的戕害。这位聪敏的世外仙姝早就意识到生命的无常与易逝,她懂得格外珍惜,所以要“留”!她深知“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这与她之前葬花的思想动机是一致的,花虽凋零,但生命的尊严不容践踏,所以她葬落花于净土,让其“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我喜欢小荷的娇嫩可爱,也喜欢盛开的荷娇艳的风姿,世人谁不喜欢!但我特别怜爱的却是残荷,大体就是受《红楼梦》的影响。

  那日赏荷以后,老师赠了一幅《荷花图》给我,题款为“留得残荷听雨声”,我如获至宝,格外小心地珍藏起来。

  而今,又是一年秋,秋光并未老,我要造访我的旧友了。

  黄昏,暴雨过后,阴郁的天空下,暑热并没有消散,憋闷的很,到处灰蒙蒙潮腻腻的。我踏上绣溪桥,还是往日的绣溪桥!我穿过荷塘的小径,杨柳依然绿影婆娑呢!再穿过一座木桥,就能到达亲水平台,我就能亲近这些老友了。

  亲水平台是我每次必到的地方,因为这里,荷叶柄很高,人来到这里席地而坐,就仿佛置身于高大的密林之中,须仰起头才能欣赏到她们美丽的姿影,那是一个奇妙的境界!欣赏过八大山人的《荷花图》的人来到此处一定能感受到那种妙境。八大的《荷花图》有修长的荷柄,大片的虚白是天,是水,还是雾岚?朦朦胧胧的却是一片闲适而宁静的世界,那是一个不受世事惊扰的彼岸世界,富有禅意的世界。

  记得几年前的一个秋夜,我也曾来到这绝佳处,其时苍茫的夜色,一轮满月高挂,清风徐来拂面清凉,秋虫伴唱,荷影摇曳中暗送荷香。在这样的世界里,会坐忘一切,觉得自己也是一支荷了,我是她们的一分子,我们共舞秋风,共享明月清辉,我们彼此相携相知相亲相爱,那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彼此的爱怜与珍重。生命美好如此,人生美好如此,夫复何求?

  此时我走进平台,因昨日暴雨,塘里的水几乎要漫上平台,但水面上铺满了浮萍。黑色的污泥混合着杂草堆叠在平台上,狼藉一片!直觉告诉我,在这里刚经历过一场浩劫!往日之美景已经不复存在!荷叶的茎许多被砍断了,残存的荷叶纷乱地倒伏在浮萍的间隙里,不是自然风雨的摧残,她们是被人故意用刀类利器或竹竿之类砍断的,很多的地方,荷叶不知去向,只剩下残茎参差不齐地戳在那里,像被恶意胡乱剃掉的七齐八不齐的秃头,不见一只飞鸟,也不见一只蜻蜓,除了我,一个人影也没有。

  在这样的公众场所,荷塘遭劫显然是触目惊心的。但光天化日之下,不可思议的事还是发生了。今秋,在这里,在这个小小的角落,谁谋害了这些无辜者的生命?荷不能言,人类就可以以主宰者自居而任意地屠戮吗?殊不知那些刽子手举起屠刀的手臂终朝一日也会衰老无力,那把刀难道不会向着自己的头颅落下吗?

  我想到季羡林笔下的燕园里的那棵紫藤的遭遇,我想起我曾居住过的某一小区,一日所有的树木惨遭砍头的命运。植物如此,人的命运又如何呢?我想起旧居的楼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好几次到儿子家讨生活费都被儿媳谩骂赶出了家门那凄惨的背影,我又想起敬老院里那些老人虽衣食无忧,但他们隔着紧锁的铁门,抓住铁栏杆向外张望无比渴望亲情的落寞的眼神。我还想到有这么一类人为了一己之私欲,中伤诋毁摧残他人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曾经,有朋友告诉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心险恶。我不知道是否果真如此,但现实中,的确有一种现象——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情却越来越淡漠。生活不易,人人都希望云淡风轻,风和日丽,但一旦风雨侵袭,只求明哲保身,哪管他人死活!摧残他人是犯罪,而冷漠是一种社会流行病!

  新陈代谢是自然法则,弱肉强食是动物行为,只有怜惜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个体才是文明的人类!

  在这个世界上,多么希望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伪!多一些怜惜,少一些势利!多一些尊重,零容忍摧残!故意摧残生命的人是没有人性的,不懂得不怜惜不尊重生命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正在神伤,爱人打来电话,告诉我他发现了另一片美丽的荷塘,让我赶紧过去。

  人生遍布荆棘丛,但毕竟不全是荆棘丛!季羡林如是说。

  我郑重地挥手向我的老友告别,祈祷上苍庇佑她们劫后重生,来年一定荷韵尚存,荷香依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