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景色三味 文/王炳侠

  文/王炳侠

  还是学生时,偷得几日空闲,或约上三五知已,或是一人独行,背上简单的行囊,浪迹于林地草坪,无拘无束品尝着大自然的静美;徘徊于人文胜地,细细回味“事非成败转头空”的历史堆积;健步于峻岭险峰,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受;嬉戏于烟波浩渺之间,品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洒脱……及至返程,心还在景中。出去的次数多了,便也品出了旅游的三味。

  一味是观景。顾名思义就是对景色只是看,看后只是说好,至于为什么好却说不出来。打个比方,初游“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在乘一叶扁舟,穿行于桂林到阳朔的80公里水程时,看青峰倒影,白鹭低飞,游船绕山行,人若画中游;观云雾缭绕,烟雨迷蒙,群山若隐若现,像是披上一层薄纱;瞧彩虹映照,云雾拂面……。若再飘来壮乡妹子的或奔放或缠绵一曲情歌,你便会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神山仙界,不假任何思索,你就在瞬间感受到了山水之美,就象三伏天在沙漠里喝到了甘冽的清泉,再往深处讲,又不能准确表达出来。

  二是品景。蜻蜓点水式的观景,是不能真正懂得景的价值所在的。如果在景中生出情来,那绝对是一种意境。就象在博物馆观看齐白石的画,假如你感受到的不止是草木鱼虾,而是怡然自得、鲜活洒脱的意趣;或是在传说中刘三姐抛绣球的大榕树下听着壮族姑娘对歌,感受到的不止是音响、节奏与旋律的形式美,而是想象的出阿牛哥与刘三姐在树下的山盟海誓的场面,品味出一种载荷着青春美的心声,千百年来那种“挥手从兹去,更难堪凄然相向”的情——那么,在无目的中直观地领悟到景区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情感升华,也是你的过人之处了。至于一代儒帅陈毅1952年游莫干山时,喜其风物之美,信笔写下的“莫干好,最好游人多。飞瀑剑池涤俗虑,塔山远景足高歌,结伴舞婆娑”,则是最好的证明了。你我虽是凡夫俗子,若能在赏景时得出一二此类的东西,应该说也不虚此行了。

  三是人景合一。看杂书多了,知道练功的最高境界是“我即佛,佛即我”,换句《宝莲灯》中“人灯合一”的话就是“人佛合一”,称作“物我两忘”应该也可以,从看景、品景生情,到情景交融,那绝对是一种享受,不妨还以那株古榕树做例子,当你沉缅于姑娘们的绵绵情歌时,你成了那初见三姐的面,一个猛子扎到江里捞起鲤鱼的阿牛哥,或是边唱山哥边绣荷包的刘三姐。在一轮初升的明月下,就着静静流淌的江水,与自己的所爱的人在树下相依相偎。那么,你便进入了由眼前之景唤起精神意志上的昂奋或伦理道德上的完善与超越的“人景合一”的至高审美境界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