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爷孙侃粮票 | 作者:路兴录

  作者:路兴录

  老彭不知道他儿子什么时候竟然迷上了收藏票证,这天他正在家里练书法,儿子进门就问:“爸,咱家过去的粮票还有吗?”

  老彭正运笔挥毫,随口一句问:“怎么,对粮票感兴趣了?可能还有些,我给你找去。”随即放下笔打开抽屉,还真找出了不少。

  老彭揭开一个硬质塑料盒盖,有全国通用的,有湖北省的,有河南省的,还有武汉市的。面值有10斤,5斤,1斤,半斤,还有1两、2两的,花花绿绿摆了一茶几儿,正在清点归类,上小学的小孙子放学回来了,一蹦一跳的进了屋,看到茶几上的花纸片,便拿起一张边看边问:“爷爷,这是什么呀?我咋没见过。”

  老彭几乎喷出口水笑说:“这叫粮票,你才几岁呀?你若早知道,说明我们现在还是饥肠辘辘时代。”

  孙子稚腔雅调问:“粮票是干什么用的呀?什么叫肠辘辘?我肚子好好的呀!”

  老彭在孙子鼻梁上轻刮一下,逗他说:“粮票是过去买粮和食物用的。比如说买一碗热干面,光付钱还不行,还必须同缴2两粮票,不然人家不买给你。”

  他一脸惊讶的问:“啊?那么麻烦,为什么非要用粮票呀?”

  “那时候粮食少,国家定量供应,比如普通市民一个月的标准是29.5市斤,小孩儿是根据年龄享受不同的标准,把标准数量写在购粮证或兑成粮票发给各家各户,大家再凭证或票去买吃的,明白了吗?”老彭再三解释,孙子仍然似懂非懂,还想说什么。儿子接着说:“别那么多为什么了?快去写作业吧!”小家伙吐了一下舌头,扮了个鬼脸儿,乖乖地做作业去了。

  老彭望着机灵的小孙子,自言自语地说:“难怪,他们九零后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赶上好时候啊!”

  在老彭的记忆里,粮票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走进全民生活家门的,到九十年代初悄然退出。40年的时间,在历史长河只是一瞬,对于经历过的人,却是半辈子含辛茹苦。那时候,物资匮乏,不仅是粮食,肉、油、蛋、糖等等都是计划供应。寻常百姓家,一个星期吃上一次肉就不错。油水少,饭量就大,供应的标准以内,吃不太饱也饿不着,糖尿病是凤毛麟角,不像现在,“糖兄”、“糖弟”比比皆是。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自古就是关系老百姓生死存亡的大事。有资料显示:1942年,老彭的家乡河南,一场旱灾,竟饿死300万人,当然还有战乱的原因。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和军队,只顾忙着剿共,对老百姓死活置若罔闻。他小时候就常听老辈人说,他们河南人有四大灾害:水、旱、蝗、汤,除了自然灾害之外,汤恩伯的部队也是一大祸害。怪不得老百姓都称蒋介石为“蒋该死。”

  解放了,天亮了。翻身农民分得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五十年代初期,尽管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仍然偏低,粮食市场紧张,出现了不法商贩屯积聚奇、哄抬物价、扰乱社会秩序的现象。党和政府明察秋毫,及时制定政策,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在城镇推广粮油计划供应。粮票应运而生,不法商贩得到了制裁,粮油供应走向了正规,社会趋于稳定。

  经过几十年的沧桑岁月,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迅猛发展,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主量大幅增长,到了九十年代,粮食供应的紧张状态已得到根本改变。党中央决定适时开放粮食市场,粮票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老彭借春节回了老家一趟,二弟曾当过几年兵,退休后一直在家务农。他家在焉陵县偏僻的农村,到家后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家里到处堆满了小麦和部分杂粮,不像家,倒像粮仓。他就问:“怎么这么多的粮食啊?”

  二弟满脸幸福的笑容,说:“土地还是那些土地,数量还有所减少,人口比过去增多了,粮食反而吃不尽,用不完。过去是愁没粮食吃,现在是愁着卖粮难。什么原因?就两条:一是党的政策好;二是掌握了科学种田。”

  老彭正在和二弟拉家常,许昌市郊的内侄打电话给他老姑和姑夫拜年,老彭是姑夫,伸手接过电话问他:“家里怎么样?”

  内侄开口乐呵呵,说:“嗨,别提了,现在是真好!种地不仅不缴粮,国家还发补贴,搁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这等好事。如今听乡里人老了有退休补助金,病了报销部分医疗费,实在困难的还发低保,真是越过越好呀…”听得出来,他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